海南新浪乐居 >> 高清大图 >>海口骑楼

海口百年骑楼 谁在下一个路口呼唤
拍摄/制作/曾跃峰 文/黄佳琪
  

        海口骑楼老街,作为一张记录海口市历史的活名片,骑楼无非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经历多年的岁月洗涤,这处至今有着600多年历史特色的街道景观将何去何从,还是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建设逐渐消亡,还是保留它原有的风貌继续着百年的历史故事呢?带着疑问,新浪乐居编辑实地走访了骑楼,在一片古色古香中,探寻骑楼老街未来的命运。

        追溯骑楼的历史,这种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建筑,近代才流行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,并传至东南亚。随着经济的发展,使得近代不少海南人开始了“下南洋”讨生活之路。而他们的归国,也将这一幢幢南洋风格柱廊式建筑带回了海南。

    海口市的得胜沙路、中山路、博爱路、新华路、解放路、长堤路等老街区都是骑楼的分布地。步入骑楼老街,经过岁月冲刷的骑楼外表乍看下斑驳阑珊,仔细欣赏时发现那些建筑上大多雕刻细致的花纹,门窗上还镶着着精致的雕花,无不充满了浓郁的巴洛克风情,并具有浓厚的欧亚混合文化特征。“不仅是时代的记忆,更发挥着情感的价值”,这就是海南人赋予骑楼的意义。许多马来西亚等地的老华侨们在每年回国祭祖的时候,总是回到海口的骑楼老街转转,感受曾经带给自己的记忆,再给小一辈讲讲这里当年的故事。

    家住博爱北路的老居民黄先生回忆,他的父亲告诉他,年幼时自己就住在博爱北一幢骑楼里。那时的海口已有35个行业五百多家商铺,如“梁安记”、“云旭记”、“远东公司”,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有“五层楼”、“大亚旅店”、“泰昌隆”等等。1931年,得胜沙街上的“海口大厦”(俗称“五层楼”)建成,成为了建国以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。“骑楼林立,商贾络绎,烟火稠密”,这充分的描绘了当时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。

     1924年后,海口开始拆墙扩城。城市马路的形成、沿海贸易业的繁荣、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使的骑楼成为海口当时的闹市区。如今,海口的骑楼老街分别发展成了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,延续着之前的繁荣兴盛,以前卖米卖盐卖油的得胜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条商业步行街,以卖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为五金灯饰一条街;新华路、博爱路也都分别成了家电、小商品及纺织面料一条街。行走在骑楼街区,会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,十分欧式的白色建筑配上海口老字号的特色商店,别有一番韵味。

    在09年的首届“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”活动中,海口骑楼老街榜上有名。它以其的唯一性、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“中国历史文化名街”称号。老街的文化正在生成,不少海南甚至外地人,都将骑楼当做了海南历史文化的教科书。来到海南,游人都会选择到骑楼看看,感受一下这的古典韵味,也把它当成了介绍海南特色的文化景区。

    尽管有着辉煌的过去,但如今骑楼的现状却不容乐观,曾经充满南洋风情的骑楼甚至开始因为年久失修逐渐蜕变成危楼。斑驳的外墙、蔓延的青苔、剥落的门窗雕花,仿佛无声的呐喊着骑楼已与昔日的繁华渐行渐远。人们也开始在思考,该以什么样的行动将这个历史悠远的海南记忆保留下来。据了解,骑楼作为文化保护对象,海南省政府有关部门以明文规定,要求骑楼住户不得擅自改变骑楼的样式、不准拆除。为了更好的保护骑楼老街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,海口市政府还专门开展老街的保护与综合整治工作。希望在延续原有的老城街区格局和文脉特征的基础上,尽最大努力保持着海口的历史痕迹。

    除了对现保存较完好的历史文物建筑和骑楼加以修缮;发展充满创意的小型化、多样性、个性化的商业和旅游服务,营造舒适的步行系统;在街区内部保留相当一部分的原生的传统居住形态。而在刚刚结束的博鳌论坛上,世界知名咖啡品牌星巴克也将确认入驻骑楼。如今的骑楼老街,在保留着历史痕迹的同时,也开始注入了一些新新血液。

    今年2月23日,省委书记罗保铭、省长蒋定之在海口调研,深入到博爱北路骑楼改造施工现场时明确指出,要在街区整治中挖掘和提升骑楼老街的功能,完善商业业态,打造集特色文化、购物、旅游、小吃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,并对海口市在骑楼修缮中“修旧如旧”的做法给予了肯定。相信未来的骑楼老街,将在时代的发展下,越发展现出岁月带给它的历久醇香。